孩子对妈妈的依恋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,基本上在孩子生病或疲劳时会非常依恋妈妈,这时候妈妈也会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。这种母子依恋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利的,可是也有一些孩子,除了自己的妈妈外,对其他人都很排斥,这样下去总是会让妈妈觉得非常累,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孩子对妈妈过分依恋。过分的依恋对于孩子发展有着很多不利的影响,过分依恋妈妈,会让孩子对别的事物缺少兴趣、会阻碍兴趣爱好的发展,孩子会减少和别人相处的机会。在孩子上学了以后,也会非常不适应,还容易生病,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好的。
要解决孩子对母亲过分依恋,就要逐渐让孩子与其他人多接触,让孩子走出家门去接触大自然环境,这样可以看到许多树木花草、汽车、更多的人,高楼大厦等,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、对其他事物和人的兴趣,逐渐地熟悉了环境后,孩子会主动要求到外面去,见到陌生人也不害怕了,愿意与其他小朋友玩耍,逐渐克服对母亲的过分依恋。在自然环境中可以学到、看到更多的事物和人,对孩子的视、听感知觉器官也是一个很好的刺激,促进视觉和听觉的发展。在与其他人或小朋友接触的过程中,也会学到一些本领,更可喜的是,在孩子2岁以后上幼儿园时,能很快适应集体生活,从而大大减少了困绕母亲的烦恼。
#p#副标题#e#
孩子独睡一般是从3岁开始,也可提前到2岁。这样做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大为有益,因为父母与子女同睡有很多弊病。兹分析叙述于后。 从生理角度看,孩子与大人在一起睡,由于夜间同呼吸,共“夺氧”,而成人的肺活量要比孩子大得多,因此,大量的氧气就被大人夺去了。
相反,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等废气却被孩子“回收”了。再如孩子睡在父母中间,或被妈妈搂在怀里睡觉,那就更槽糕了。孩子头部整夜处于供氧不足且二氧化碳弥留的小环境里,这样便会出现睡眠不宁、哭闹现象。
日久还会使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,对孩子的健康发育极为不利。另外,无论是健康的成年人还是小孩,在夜间的睡眠中,都会自然翻身数次,这样势必会互相影响,使孩子睡不踏实,甚至有被大人压在下面的危险。 从心理上讲,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睡觉将影响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,对孩子某些良好品质,例如勇敢、不怕困难、不依赖他人等的确立,造成一种无形的障碍。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对其适应社会,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当然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也要讲究科学,宜早不宜晚,必须从娃娃抓起,错过了时机,再想挽救就非常困难了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才生因生活能力差,难以独立适应大学或中学的生活,终日紧张焦虑、自卑,从而影响学习,最终导致辍学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家教中的严重缺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这一环所致。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角度看,男孩儿与母亲同睡的害处更甚。有的家长常无所顾忌地在孩子面前做一些不该让孩子看到的事情,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。#p#副标题#e#
据劳动教养部门统计,有些青少年性犯罪就是在家庭环境的熏染下误入歧途的。又据日本有关医学文献披露:在出现阳痿的患者中,除了极少的男性是生殖器官有某种缺陷外,大多数人是由精神因素造成的,其中有些人被称为患有所谓的“母亲综合征”。就是说,有的男孩子从小甚至到了成年人的年龄,还总跟母亲在一个床上睡觉,母子过分亲昵,逐渐歪曲了男孩子的精神状态,使其“虽是男性,却不象男子汉”。 还有就是一定不要搂着孩子睡觉,容易把寄生在大人口腔里的病菌传染给孩子。而且,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被孩子吸进去,影响孩子健康。如果大人平时有吸烟、喝酒的习惯,对孩子更有影响,且不利于孩子成长。
另外,孩子长到3—5岁时,性意识开始形成,对男女人体的不同发生兴趣,晚上的搂抱与成人肉体接触,会引起孩子过早地出现性兴奋现象。所以,应让孩子单独睡觉,这样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。总之,让能自己料理自己的孩子与父母亲同室同床睡觉,有百害而无一利。在调整阶段,父母要讲究科学方法,掌握好“循序渐进”的策略。根据孩子的心理,采取能让孩子接受的方式逐步改变他们的行为。首先,妈妈在陪孩子睡觉时应适当拉开距离;接着,为孩子准备一张紧靠妈妈床的小床;第三步,将孩子的床放在稍远一些,但妈妈仍能看到的地方;第四步,将孩子的小床放得更远一些,或者放在独立的房间中。在整个调整过程中,父母一定不能着急和烦躁,因为每个孩子的调整期都不尽相同。短的只有几个月,长的可达一年,父母要多通过讲故事、讲道理等方式鼓励他们,从心理上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和依赖的心理。 但就是分床睡也不可以的话,只要孩子没有自己起夜的时候,也最好是等他睡实后把他抱回自己的房间,第二天在孩子醒来前一定要坐在孩子旁边等他醒来,记得要给予鼓励,这样久而久之,孩子就习惯于独立睡觉了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