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7年
人类的生育力集体丧失
没有了孩子
学校都已荒废和关闭
人类对未来的绝望
已陷入了混乱的自相排斥和残杀
世界一片恐慌……
这是著名的科幻电影《人类之子》的情景,科幻电影,存在着丰富的想象,但人类生育力水平的下降,却是不争的事实。
婚育年龄推迟,我国生育力水平整体下降
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, 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高等教育、 参与社会活动, 从而导致女性婚育年龄明显的推迟。2015 年我国“全面二孩” 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开, 更多的高龄女性选择再生育,我国的平均生育年龄呈增长趋势。
国家统计局2013年人口抽查数据统计也表明,随着年龄的增长,女性生育力呈进行性降低,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4岁-28岁,30-34岁生育率为50.84%,35-39岁为18.68%, 而40-44岁的女性生育力仅4.66%,到45-49岁时,生育力将跌至1.76%。
2016年7月4日北医三院生殖专家乔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“全球生育力的后延,使得生育力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。生育年龄的后延、生育力的下降对于我国来说更加明显、更具紧迫性。”
年龄所致“生育力下降”不可逆
年龄增长所致的“生育力降低”在女性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。女性生育力的下降,主要表现为卵巢功能的衰退。从医学角度讲,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,每个女性都必然经历的自然规律。卵巢功能的衰退,主要表现在两方面,一是卵巢内卵子数量的减少。二是卵子质量一定程度的降级及卵巢激素的变化。
生育力的下降不仅导致不孕症发生率增加, 还会导致染色体异常、 胚胎停育、 自然流产以及妊娠并发症等发生率均显著增高 。
保护生育力,引发医学界广泛关注
近期,大医学领域权威期刊《Lancet》(柳叶刀)发表了3篇有关男性、女性及整个生育力保护探讨的综述;作为生殖领域的权威医院北医三院也开始了“高龄女性生育力评估及随访研究招募”;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、北京五洲妇儿医院等医院率先开展了“生育力评估门诊”。
保护生育力,五洲先行
为呼吁社会对生育力的广泛关注,提高育龄人群的生育水平,同时保存未生育女性的生育力,五洲妇儿于2016年8月10日正式开启“爱家,爱未来,爱自己——五洲生育力保护月”行动,活动通过“生育力自测 —生育力保护科普讲座 — 不同人群生育力评估重点 — 生育力评估专属门诊”四种形式,传递“保护生育力是保护完整的家、保护未来的幸福、保护健康美丽的自己”的观念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