暴力还是温柔教育,如何影响孩子的道德思维

发布时间:2017-09-06 20:48   来源:姿尚女性网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暴力还是温柔教育,如何影响孩子的道德思维
手机查看

 一位麻麻说:“孩子经常无理取闹,到超市就要买这买那,不给买就坐在地上哭闹。到别人家去就乱翻乱动,还会到人家沙发上乱蹦,无论你怎么说,孩子都不听话。每次我都会气不打一处来,回到家就痛打一顿,但是,打完以后又心疼,想想孩子也就4岁,虽说不听话,但总归是心疼的。”

  还说:“打了孩子,一是心疼孩子,二是后悔,生怕打孩子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不良的阴影,到底该不该打孩子?打了孩子后应该怎么办呢?”

  育儿

 

  想要管教好自己的孩子,其实打孩子是最不可取的方法。循循善诱才是最佳的途径,很多家长百般无奈之下打孩子的屁股,为了让孩子长记性,吸取教训。殊不知这样做实在是太危险了。

  1、打屁股伤脑

  轻轻地拍打屁股,对健康不会有什么损害。但是,用力过重,孩子就会感到疼,这时大脑就会受到刺激。

  脑组织位于颅腔内,颅骨通过寰枕关节与人的脊柱相连接。如果家长打孩子屁股时出手过重、过猛就会——孩子的臀部突然受到撞击——经脊柱传到寰枕关节——有可能造成颅骨整体变形——引起脑干的损伤——后果不堪设想!

  2、打屁股伤肾

  猛打孩子的屁股,容易损害孩子的肾脏。由于肾脏是人体排毒的重要器官,如果用力过大,皮肤下面就会容易产生瘀血,可能会危害肾脏的排泄功能。个别严重的,可能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,最终导致休克。

  3、打屁股伤“智”

  打屁股伤脑,那么,打屁股还会造成孩子智力发育迟缓、智力低下。根据著名的美国《世界日报》报道,专家对1510名2~9岁的儿童进行了4年的跟踪研究,在806名2~4岁的儿童组中,未遭体罚的儿童,智商的平均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5分,而另一组704名5~9岁的儿童,差距是28分。

  4、打屁股伤“心”

  打屁股不仅带来看得见的皮肉之苦,还会给孩子留下心灵阴影。父母或者其他大人打孩子的时候,绝对没有想过考虑过孩子的尊严,会让孩子变得更缺乏自信、充满挫折感,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。父母一时的怒声训斥和粗暴行为,严重的还会在自己与孩子之间产生永久性的隔阂。

  除了打屁股,类似的“教育”孩子的伎俩还有拧耳朵、打胳膊、打腿儿、打后背等等,使用的工具有鞭子、拖鞋不等。在此,需要郑重地告诉各位:孩子不!能!打!

  对于调皮不听话的孩子,要尽量的开导,采取说服教育,不要打孩子,更不能用力打孩子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,也有不得不打的时候,有时候,一时气不过打了不听话的孩子,也是许多父母经常会出现的情形。

  那么,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?如何让“打”孩子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呢?

  育儿

 

  1、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

  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。当孩子犯错误时,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,因为冲动地打孩子,效果往往适得其反。这时候,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,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。比如,告诉孩子“我现在心情不好!”“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!”“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!”“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!”等。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,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,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,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。

  2、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

  孩子犯了错,无须过多批评,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。对于年幼的孩子,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,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。比如,牛奶打翻了,就不能喝牛奶了。同时,孩子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。

  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,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,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。

  3、用间接的方式惩罚孩子

  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,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,而是通过给孩子使个眼色、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、扣留他喜欢的东西、限制他娱乐的时间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,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。比如,玩具不收拾好,就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。

  当然,父母最好还要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,孩子应该怎么做、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,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。比如,如果每次主动把玩具收拾好,可以增加看动画片的时间。

  

 

  4、打孩子时不要情绪化

  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,比如,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,孩子依然不停闹腾而影响到了自身的安全、周围人和周围的环境时,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,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。因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,不仅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,还会让孩子感到难堪,从而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。这时候的孩子,因为着眼点在父母激烈的情绪上,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了,只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。

  5、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

 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,父母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,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,他为什么会挨打,这次要打几下,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。

  打的时候不要太重,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,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。

  打完孩子后,一定要哄哄孩子,让孩子明白,打了他,爸爸妈妈也很伤心。最重要的是,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,即使他错了,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。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,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

  暴力还是温柔教育,如何影响孩子的道德思维

  类似地,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道德思维。如果父母以暴力或威胁恐吓的手段教育孩子,孩子只是因为被强迫而改变行为,父母的这种举动这种目的并没有让孩子从内心里接受,属于外界施加的,也不会内化成为孩子们的意识,这样的孩子便会反复出现屡教不改的情况。他们的道德思维是,有父母在便不敢犯,父母不在便由着自己的性子来。所以说暴力教育不能起到教育的真正目的。

  而那些习惯温柔教育的父母,因为没有暴力强迫孩子的意志,孩子有选择听或者不听的权利,孩子会在父母温柔和耐心中,往往能理性地思考和接受父母的劝告,有意识地做出合适的行为。那些一开始自愿接受了父母劝告的孩子,由于人性的一致性,这些孩子在日后也趋向于遵从这种劝告,即孩子最初的决定会内化到孩子们的内心,最终影响他们的行为。父母温柔的行为没有让孩子的道德思维变质,相反孩子的道德思维还会变好。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热门图库